
Artifacts 功能可以将对话中的文字信息,实时转化为可交互的图表、看板、流程图甚至迷你网页应用,让您的数据和想法变得直观生动、易于理解。
核心特性
- 可视化呈现:将单调的文字转换成数据看板、用户档案卡、图表等丰富的视觉形式。
- 交互式应用:能够生成可操作的迷你应用,例如产品知识问答(Quiz)、配置计算器等。
- 流程具象化:轻松将复杂的业务流程或思考路径,一键生成为清晰的流程图。
使用场景
- 即时数据分析:当您需要快速理解一份数据报告时,可以用它生成直观的Dashboard。
- 生动客户画像:在分析客户信息后,生成一份包含词云、关键洞察的用户档案卡。
- 理清工作流程:在构思或复盘项目时,用它来梳理和展示一个清晰的执行流程图。
- 制作互动内容:基于产品资料,为团队成员创建一个有趣的互动问答Quiz。
使用说明
1. 开启使用
您可以根据需要在“对话”或“智能体”中调用它。 请详细查看: 工具
- 在对话中使用:适合临时的、一次性的需求。
- 在智能体中使用:适合成为智能体的固定工作技能
2. 提示词调用
无论是在对话还是智能体构建时,在“指令”区域,明确告诉智能体何时以及如何使用此工具。
- 指令示例1:“在所有输出结束后,询问用户是否需要生成Dashboard进行数据可视化,当用户确认后,使用Artifacts生成。”
- 指令示例2:“帮我将上面的内容呈现成一个HTML的调研报告。”
3. 效果示例
- 数据看板与图表

- 用户画像



- 可交互的UI(产品Quiz)


- 流程图

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
- 选择合适的模型:代码生成能力对Artifacts的效果至关重要。我们推荐使用
Claude Sonnet 4(准确性高)或GPT 4.1(速度与准确性均衡)。
- 结果可能不一致:每次生成的Artifacts都是AI实时编写代码生成的,结果可能略有不同。若要追求一致性,请在提示词中提供更详细的“模板化”要求,如内容大纲、主题颜色等。
- 生成失败怎么办?:AI写的代码不一定100%成功。如果预览时看到报错,建议重新发起一次生成,而不是追问修改。因为之前的错误代码会留在上下文中,可能继续影响后续修正。但如果您明确知道如何修改,可以通过追问来调整。
- 注意核实内容:AI在生成内容时,可能会出现“幻觉”(编造信息),包括在Artifacts中生成的部分。在将生成的图表或报告分享给他人前,请务必检查其中数据的真实性。
- 注意Token消耗:生成复杂的Artifacts会消耗较多Token,可能影响长对话的上下文记忆能力。请在一次对话中避免过于频繁地使用。
- 分享功能限制:目前,Artifacts的分享功能还比较初级。分享后的对话暂时无法查看Artifacts,它也无法导出为图片或HTML文件。如果您有强烈的分享需求,请告诉我们,我们会提升该功能的优先级。